朝廷的角度讲,戊戌变法跟康梁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皇帝在太后留下的班底之外,另外组织了一个非正规的秘书团体,经常绕过军机处和大臣,通过这些秘书发号施令。从王朝政治的角度看,这种做法跟后妃、外戚、太监专政一样糟糕,代表内廷侵夺外朝的权力,但几乎所有强势的皇帝都这样做,构成了政体演变的主要动力。光武帝用中书做秘书,绕过三公。雍正帝用军机做秘书,绕过大学士。最后内廷秘书变成宰相,原来的宰相变成荣誉职位。权力转移自然会引起冲突,皇帝必须对失败者的反扑有所准备。光绪的问题就是未能阻止反动派(中性词)和太后结合,结果把自己搞垮了。反动派有些是为了反对改革,有些是害怕失去权力,但也有些是出于护宪的理由,不高兴秘书的非正规权力侵夺大臣的正规权力。根据儒家的宪法理论,前两者可能是小人,最后一种人肯定是君子。

礼部六堂官就是最后这一种人。他们反对皇帝出游海外的理由跟明朝大臣反对正德皇帝御驾亲征的理由相同,都是因为皇帝过于重要,不能冒丝毫危险,否则就会引起“土木堡事变”①和“夺门之变”②这样的宪法危机,害得无数官员和百姓家破人亡,帝国元气大伤。根据传统,王振③、江彬④之流教唆御驾轻出的人就是奸臣。彼得大帝⑤微服出游可能是美谈,正德皇帝微服出游就是违宪。梅龙镇故事⑥一来破坏祖宗家法,二来置御驾于危地,三来骚扰百姓,历来都是反面教材。皇帝粗暴地处置他们,“六堂官尽撤”严重破坏了先例。

慈禧摆脱他讨厌的大臣,一般不敢用如此武断的做法。她罢免大臣,一般都有说得过去的公共理由,例如张佩纶战败或王文韶贪腐之类。如果没有,像阎敬铭这样,就只能礼貌地调任。如果仅仅上书反对皇帝就要“六堂官尽撤”,张佩纶、张之洞之流早就下台一百次了。而且无论谁下台,慈禧总会找一个分量相近的人物接替。恭亲王可以下台,但必须有醇王、礼王接替。李鸿章可以下台,但必须有翁同龢接替。小臣王照不顾上级的反对,唆使皇帝抛弃朝廷出游,没有遭到惩罚。他的上级忠告皇帝注意安全,反而丢官。皇帝随即任命品级根本不够资格的四京卿⑦,将恭亲王和文祥曾经享有的大权交给他们。从儒家理论和大清家法的角度看,皇帝已经将自己放在暴君—宪法破坏者的位置上了。失败者自然会游说太后,认为政变是一种护宪行动。

梁启超的历史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他创造了后人非常熟悉的方法。如果你拥护进步,即使违法和投机,你也是好人。如果你反对进步,即使合法而清白,你也是坏人。他的目标不限于此,还要贬低四京卿的地位,将他们说成康梁变法司令部的忠实执行者。这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等于《纽约时报》说奥巴马政府是他们的部下。双方都是左翼自由派,分享许多观点,都反对右翼保守派,仅此而已。康梁当时非常活跃,但也只是舆论领袖,而且很少提出具体方略。四京卿需要处理具体事务,不可能依靠原则性建议办事,更多地接受了张之洞和张荫桓的影响。从光绪的诏书看,皇帝根本没有把康梁当做帝师,只是要他们去外地避避风头,办报纸为变法做舆论准备。很明显,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做官的打算。康梁之所以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原因恰好就是他们本来不是核心要人。

注释:

①明英宗御驾亲征被俘。

②明英宗被俘后,弟朱祁钰被推举为皇帝,是为明景帝。后英宗被放还,明景帝尊英宗为太上皇。再后来一帮大臣发动“夺门之变”帮英宗夺回了帝位。

③唆使明英宗御驾亲征的宦官。

④明武宗(正德皇帝)的宠臣、义子。

⑤彼得一世,俄国沙皇,曾隐姓埋名游历西欧各地学习。

⑥明武宗微服出游、恋爱的剧目。

⑦指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