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hou brakest the heads of leviathan in pieces, [and] gavest him [to be] meat to the people inhabiting the wilderness.- Psalms 74:14

一切都要从2014年3月开始说起。2014年,二战结束已过去75年,冷战结束已经过去23年,如阿姨所言,“世間已無迦太基,馬其頓、安條克、本都次第破滅。”国际新秩序建立以来,人类世界从未有此盛世繁荣光景。即便在远东一隅共残政权的小学校里,也无不信心满满地宣讲“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的预言。当志愿军进入乌克兰时,美国国务卿克里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气急败坏地对媒体发出惊呼“You just don't in the 21st century behave in 19th century fashion by invading another country on completely trumped up pre-text,”无辜地像个孩子。

大概就从那时候起,20世纪结束了。欧洲垂老诸邦证明了他们已经无力为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采取行动,埋下了英国退欧和中东糜烂的伏笔。全球的野心家们都嗅到血腥气——21世纪开始了,并且没人知道会不会比19世纪的结局更好。

时间回到2016年,所有投资客和经济学家都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中——他们发现过去几十年屡试不爽的投资策略在这一刻全部失灵了。不仅新兴国家市场(EM)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市场(DM)也一样糟糕。欧洲萎靡不振,日本持续萧条,美国独木难支。

对(新)凯恩斯主义的迷恋和对经济萎缩的恐惧,驱使全球央行不断加码宽松,以至于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负利率状态——他们希望以伤害金融机构和摧毁金融网络为代价来挽救经济——更准确地说是就业。而央行越是如此不顾后果地施加刺激,资本越是恐惧即将到来的衰退,更不愿意从事长期投资,反而纷纷涌入发达国家国债市场避险。这种持续的逃亡进而不断推升发达国家国债价格,导致国债收益也迅速陷入负利率状态。

经济学家们沮丧地承认:“我们正驶入未知的海域,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即便经济最强健的美国,似乎也再也无法回归正常的货币政策了。如今美国经济陷入了两难状态,一方面自身的经济数据不断向好,各方面指标均显示接近充分就业,而另一方面传统贸易伙伴们的情况却不断恶化,没人知道加息会不会成为摧垮某个贸易伙伴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引发恶性的竞争性贬值。

作为凯恩斯忠实的学徒,耶伦紧紧盯着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化,却总也找不到那个理论上完美的时点。耶伦当然有足够的理由瞻前顾后。美国自身的资产价格,已经在前几轮的QE中被推到了一个高位——谁知道加息不会引发一场股灾?谁又知道那些经济数据会不会是骗人的,2016年5月非农数据不就大幅不及预期么?说不定其实美国经济和其他地方一样烂,统计机构都是和某国统计局学的数据造假骗我呢!毕竟美国现在也不再那么伟大了,大家都说迟早被中国取代呢,我不如抱个篮球游过去算了。再加上英国退欧,南欧深陷泥潭,恐怖袭击频发,世界各地迎面而来的黑天鹅总是让人措手不及,美联储加息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幻想。

从真空中粒子对的涨落而生,人类永在时间的荒野之中跋涉。无论在某一历史时段中享受了多么繁华安逸的岁月,转眼之间,人们总要再次痛苦地面对文明的宿命——永远有新崛起的敌人和威胁,永远有未料到的困难和危险。耶和华啊,你岂不打碎利维坦的头颅,将它的肉扔给荒野的人们为食么。

谁能保障你的正确呢?人类理性极其有限,对绝大多数事态发展的因果关系事前既无法预见,事后也难以确认。越是大尺度的预测,对实践越是缺少意义。即便是美联储的专家们也不行。

谁能保障你的繁荣和富裕呢?系统的高复杂度(即所谓繁荣)有赖于大量苛刻的边界条件,就如同地球上发展出高智慧生命是一件极其巧合的事,只能在事后用人择原理或上帝恩典来解释。任何政府或领袖其实都没有资格和能力声称自己的某项政策是顺应宇宙真理或基于远见卓识而制定的。

谁能保证灾难之后一定会有复苏呢?除了上帝他老人家,没有人能保证。恰恰相反,从许多历史的观察来看,一蹶不振才是常态。从耶利哥到亚历山大城,即便是创造千年帝国的罗马人也有被蛮族征服的一天。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如果你抱着精巧美妙的理论不放而无视现实,或者为了逃避责任而不做决断,那么你的敌人终将代替你决定你的命运。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迷信人类理性或预测而行动,远比了解自己的弱小而信赖上苍危险得多。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能,从而仅在自己的见识和能力范围内行动,那么你至少不会错过那些上苍意外垂青的好运气。而如果你坚信自己或某个伟大组织的理性无坚不摧,那么完全可能由于妄动而提前引来自己的毁灭。

在演化中,当这一区别反复体现时,最终将形成极大的生存率差异。那些声称自己的高瞻远瞩可以带领众人战胜衰退和危机的个体,以及那些深信不疑并将自己的命运托付于人的个体,等于已经放弃了生存。他们将堙没于历史中,了无痕迹。

二十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二战后所建立起的国际秩序大体保障了文明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几波新兴国家加入这一秩序又增强了这种和平和繁荣的成果。在这数十年内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所谓“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西欧封建遗产基础上的第二层演化体系。市场经济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让你的钱代替你去死。正如言论自由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让你的观点代替你去死。你的金钱在市场上消失了,你的言论在意见市场上被堙没了,但你的基因不至于消失。在欧美这样的秩序核心地区,即便是一个最失败的loser,一辈子默默无闻、一文不名,生和死都无人在意,但只要他/她愿意,仍然有充分的物质条件支持其留下足够的基因,甚至还可以将他的(也许并不多的)金钱和思想遗产流传给自己的子孙。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思议的仁慈和恩典。

货币和观点的本质都是信息,而所有的信息传导都遵循所谓“power law”原则,又称为马太效应或二八现象。简而言之,就是无论初始状态如何,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信息会呈现极端聚集现象。表现在人类社会,就是一小部分人会握有绝大多数的金钱,或拥有极高的话语权/观点影响力。而剩余的大部分人则只能分享剩余的那一小部分金钱和话语权。白左将这种货币和话语权分配的不均衡视为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平等和不正义,因此用尽一切办法想要消除这种不平等。然而对于这种信息传播的规律,人类几乎是无法抗拒的。无论你用多大的努力去进行干涉,这种信息传播的马太效应迟早会显现出来,金钱和话语权最终总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概无例外。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既然金钱和言论的自然流动最终一定会导致不平等,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完全、彻底地阻断这种流动。而要想完全、彻底地阻断流动,就需要彻底拆除这种流动的基础设施——限权的政府、独立的司法、自由的贸易、各类不受审查的信息交流场所(互联网、交易所)以及大量从事中介服务的中间机构。拆除这些后,所有人类虽然不会变得一样富有和智慧,但至少能变得一样贫穷和愚蠢,于是平等出现了。

但是别忘了,市场经济和言论自由本质上是在第一层演化体系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结果。第二层体系的不平等实质上保障了第一层体系的平等。当你摧毁第二层体系后,第一层体系的固有机制就将显现。如今,人类经过数千年所积累的脆弱的第二层体系正在摇摇欲坠,在各个文明的边缘地区崩塌。此时,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已经上演了数十万年的第一层体系的演化进程即将死灰复燃,再次上演。神的恩典正在消失。

除了货币和观点以外,这世上还有一样东西的本质也是信息,生物学家们管它叫基因。基因传播演化的极端性远超货币和观点。如果说货币和观点的竞争呈现二/八现象的结果的话,基因往往会呈现0.01/99.99的结果。当智人获得演化上的成功时,就意味着其它几十个同生态位亚种的灭绝,从历史中湮灭只剩下考古价值。

诸君,我不是针对你们,但你们中有99.99%的人很可能什么都留不下来。

创19:26 罗得的妻子在他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天堂不会在人世间出现,逃出索多玛也不是童话中所说的“happy ever after”,甚至你回过头去看一眼也会遭受不幸。

在二战之后所奠定的国际秩序主导下,资本主义将全球许多原本封闭的地区转变为有经济意义的市场,将人口、土地和资源转变为有经济意义的资本要素,开始了财富创造的过程。其中桂枝的加入给这场财富积累进程增添了极大动力。但桂枝的参与不是正常的参与,具体过程不赘述,总之托勒密的埃及擅长也只擅长拼命搜刮膏脂。按阿姨的说法,这种搜刮是依据战争权力要求的贡赋,而不是根据宪制结构征收的税金。桂枝毕竟人多地多,几十年的血汗工厂+钢筋水泥,也已经做到全球GDP老二。结果就是,畜豚没有需求或需求不振,即将油尽灯枯,而且连繁殖能力都没有了,小畜豚也生不出来。于是大洪水来了。但这不能提供给我们可以参考的时间表个参照系。本文一方面是提供一个可供观察的标尺,另一方面简单总结细软跑之后的理财规划。

考虑以下事实:2015年8月11到12日桂枝央妈突然连续宣布人币贬值,三天贬值幅度达到5%。美股随即大跌,大批股票无论市值、股价如何,均被抛售,幅度一度达到20%,随后随着民币贬值完毕,美股也V型反转,两天内收复失地。2016年1月,人币再次连续多日贬值,A股一周内两次熔断,新兴市场和美股也应声下跌,幅度再次超过20%,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G20峰会,桂枝承诺民币不会贬值。昨日美联储议息会议,椰奶再次推迟加息,并减少原定的2016年4次加息,改为2次。联储的态度非常明确,如果加息的话桂枝经济要崩,带着美国也遭殃,所以为了避免灾难,迁就桂枝,联储会减缓加息步伐。相应的,这几天美元走软,民币大幅升值。央媒锣鼓喧天,庆祝桂枝“碾压民币空头和国际做空势力”,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也许你没想到,当你细软跑后,如果将钱投入到美国股市,即便你投资的是和桂枝一毛钱关系没有的公司,仍然会在最近的下跌中损失惨重。如今的华尔街和桂枝老爷们呼吸与共。不仅如此,美国的官僚们为了避免桂枝陷入混乱,甚至可以放弃本国货币政策,冒着伤害本国经济的风险保护桂枝。

往好里想,我们只能假设,联储官僚和华尔街精英们认为美国经济和中国关系非常密切,到了中国完蛋,全球遭殃的地步。这里面基本的逻辑链条可能是,中国制造,美国购买。如果中国垮了,美国就没地方买东西了,要找下家的话,东南亚和印度目前无法替代桂枝,需要时间。如果这是真的,那TPP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来的,但要等TPP真正起作用,至少还有几年时间。

回到实际,如果你不投股市,传统避险资产一般是美国国债、黄金和原油。而最近半年,黄金和原油走势极不稳定,随时有大头冲下剧烈下跌的可能。因此除了现金以外,唯一一个既有安全性又能提供收益(虽然很低)的资产配置去向,就只有美债。如果你想问,换了美元后买什么的话,那么这就是结论了。到几年以后,如果美股有大幅度下跌,则可以考虑去捡便宜资产。

如果你不幸还在桂枝,接下来几年需要关注的最重要指标只有两个:

(1)一线城市房价,一旦开始下跌超过30%将有可能摧毁整个金融系统,所有银行非标资产全部崩溃,所有靠谱的不靠谱的理财产品全部违约。此时zf必然祭出绝招:禁止做空。可能短期奏效,但长期无济于事。此事一旦发生,洪水滔天,完。

(2)汇率,之前A股的下跌目前基本确定是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央行不敢降准降息,是为了避免给汇率造成压力。由此造成的流动性紧张,直接导致了股市进一步下跌。股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和实体经济关系不大,但最近两年的变化使股、债、汇大有连成一片相互联动的意思。如果老爷们要保住房价之类的资产价格,那么放水是无法避免的,届时为了保住宝贵的外汇,除了跳贬+强制结汇以外别无选择。此事一旦发生,洪水滔天,完。

(3)通货膨胀,如果老爷们英明神武,竟然既保住了资产价格,又保住了汇率,那么大概率上会迎来恶性通货膨胀,届时洪水滔天,完。

所有如今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想法,曾经都是不为人知,出人意料的秘密。当你掌握了一个秘密时,你该怎么做?你不能将其昭告天下,因为那样不仅不会给你带来好处,还会将你置身危险之中。你也不能缄口不言,因为那样你就无法充分利用秘密的价值。

最好的策略是只将秘密告诉那些你可以信任,并且可以合作的人。自古以来,有一个使你在昭告天下和缄口不言之间取得平衡的黄金法则——那就是成立一个组织。在古代这被称作教派或骑士团,在现代这被称作公司。

最好的企业家知道: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建基于一个伟大的秘密之上。

-- PeterThiel《FromZero to One》

让我们把时间拉到6月23日,英国退欧公投前夜。民调显示支持留欧的民众似乎占多数。伦敦的名流政要们更是大声疾呼劝阻。

   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公投结果公布后,欧洲金融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之一)。欧股收跌近7%,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6.65%,德国股市收跌6.82%,法国股市收跌8.04%,英国收跌3.15%。

公投结果公布后的欧洲股市

    而6月24日当天,笔者的投资组合情况是这样的。

(顺便一提,桂枝处处与国际惯例反着来,就连金融市场也是红涨绿跌而非绿涨红跌。)

    如你所见,全线上涨。

    解释一下:GLD是黄金采掘企业ETF,GOVT和TLT是美国国债ETF,TMF是二倍做多美国国债ETF,UVXY和VXX是做多恐慌指数ETF,TZA和EDZ分别是3倍做空美国小盘股(多为高beta股票)和3倍做空新兴市场ETF。

   了解金融市场的读者应该能看出,上图的品种都不是直接押注英国退欧的,而是为了对冲风险事件和市场波动性加剧的品种,整体杠杆率也不高。如果要押注英国退欧,还有收益远远高于上述策略的方法,比如做空当天暴跌17%的德意志银行,索罗斯就是这么干的。

(德银在脱欧后的走势一泻千里,和当年的雷曼兄弟神似)

    笔者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在公投之前,不仅无法准确预判结果,了解信息的渠道也比不上那些金融大鳄。公投结果不具有确定性,而投机或投资要想盈利,必须从确定性中赚钱。所以笔者压根没想过要押注脱欧。

    事实上当时的欧洲金融市场对留欧的期望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公投前,花旗集团(Citigroup)报告认为如果英国最终留欧,则英镑有望涨到1.4799的极端值。而公投前日,英镑兑美元交投于1.46一线。这意味着,截至这一刻,外汇市场押注留欧派获胜的几率高达88%。如果你当时接收主流机构和媒体的信息,那么你只能选择相信英国会最终留欧。

    公投作为重大政治事件,必然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扰动。训练有素的投资客在公投前夕都会进行做多波动率的操作,典型的如期权的straddle操作。但是做多波动率本身也会有偏向。当大多数人都预期留欧的可能性更大的时候,会导致做多方向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增加,成本也相应增加——这意味着即便你随大流押对了,赚得也有限。

   格于精力和资源所限,笔者没碰期权和汇市,只押注了一件事,一件阿姨学告诉了我们的确定性事件。那就是:

1. 欧洲和伦敦的金融精英们比他们想象的要愚蠢得多;

2. 英国公投脱欧的可能性要比他们预期的大得多;

3. 以上事实将使他们陷入恐慌。

    事实上上述持仓策略的获利只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是接下来该怎么办?金融精英们在恐慌中抛弃了对美债和黄金的成见(这些成见并非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在2016年初时,黄金和美债一度与美股一同下跌),纷纷涌入所谓避险资产,仿佛英国脱欧意味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真的是这样吗?阿姨学再次告诉我一件确定性事件,那就是这些金融精英们对欧洲大一统的疯狂喜好,已经证明其常识被严重扭曲,丧失了基本的历史理解力。而常识告诉我们:

1. 人们总是高估重大事件的短期影响,却又低估其长期影响;

2. 英国主动脱欧,意味着英国需要欧洲的程度,低于欧洲需要英国的程度;

3. 英格兰属于大海,不属于大陆,是英格兰特殊性的历史一贯表现;

4. 即便脱欧对英国和欧洲的经济有影响,却无法构成美股大幅下挫的直接理由。事实上如今欧洲动荡、东北亚战云密布,美国资产是唯一可供避险的去处。

    笔者在第二天抛出了获利的杠杆做空品种(这些品种由于有着巨大的损耗本就不适合长期持有),买入以下品种:ITA(军工业ETF)、FDN(互联网ETF)、VNM(越南ETF)和一些之前看好但估值偏高的个股。这是典型的“接飞刀”行为,一般而言是投资上的大忌。正常情况下应该确认止跌企稳才能买入。

    但是形势不等人。三天后,美股开始反弹,一周后,美欧股市基本收复前期跌幅(金融股除外)。2016年7月8日,美国非农数据远超预期,美股创历史新高,其后一周三大指数在所有人战战兢兢的目光中连创历史新高。

(以FDN为例,在脱欧公投后暴跌,但没过多久便收复失地并创出新高。)

    别误会了,在资本市场、特别是欧美成熟市场上赚钱并不像上面演示的那么容易。金融市场有一条铁律,那就是如果你没有超出市场上所有人的特殊洞见,那么从长期看,你就不可能赚到超过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收益。

    而目前欧美金融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率,是负数。

    在过去数十年间,一个毫无金融知识的主妇依靠定存买入标普500ETF都可以确保家庭资产不断翻番。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至今的十年间,懒人式被动投资仍然可以让巴菲特战胜由世界上绝顶聪明的投资家组建的对冲基金。但这样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毫不夸张地说,从上世纪大萧条以来,世界资本市场还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动荡过。从二战结束后以来,投资赚钱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艰难过。

   英国自1973年加入欧共体,到2016年公投退欧,期间经历了43年的风雨,才酿成了这一次剧烈波动的盈利(或亏损)机会。这样的机会即便对于经验最丰富的交易员来说,也是极难掌握的。公投退欧当天,许多机构交易员奋战40小时不眠不休,以抓住一切交易获利机会。和所有金融市场的活动规律一样,其中80%以上的交易员以惨败告终。

   而这样级别的黑天鹅事件,半年以来至少已经发生了三次。笔者在前两次亏了钱,在这一次赚了钱,也证明一件事情,阿姨学的秘传心法不是空谈,而是货真价实的秘密。稳定买入持有的策略失灵,在黑天鹅事件中随风起舞却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Fly with the black swan

by

Katlyon

黑天鹅已经起飞

附记:本系列还将继续写下去,并在授权的公众号发布。笔者个人精力有限,对于如何将阿姨学的洞见转化为可行的金融市场策略,需要更多有志于此的同道交流研究。本文同时是一份召集函,有金融、投资专业背景的姨粉,请联系本公众号。

当你掌握了一项秘密,不要随意向他人诉说,而要遵从那条黄金法则,因为这秘密将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读者大概还记得,在毁灭日记(三)中笔者提出了观察大洪水的三大指标:汇率、一线城市房价和生活必需品通胀。提出这三项指标并不是因为它们在经济学上具有多么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而是因为这三项在桂枝最容易观察。

  正常来说,观察经济最重要的统计指标是GDP、PMI之类,但这些常用的统计工具在桂枝早就被玩坏了。以PMI为例,桂枝之前有四个机构发布,分别是捅妓菊、财新、民新和Markit。一直以来,官方数据始终比财新和民新的数据要高一档,波动性也远小于私营机构发布的数据。

(引自微博用户:长得帅不如跑得快)

(财新/民新和官方PMI数

那你说这种情况下信谁的?

  这种公然打脸的情况持续到2015年10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突然停止公布;11月1日,财新服务业PMI意外推迟到11月3日发布。12月22日,民新制造业PMI暂停发布,说是要对计算方法进行重大调整。为什么要调整呢?看看2015年11月统计局数据,制造业PMI是49.6,非制造业数据是53.6,而民新的数据呢?请看下图:

分别是42.4和42.9。如此不符合正能量的数据难怪要“重大调整”了。

  在1个月调整后,民新数据显得听话多了,从1月起来了个V型反转:

  可惜好景不长,虽然调整了计算方式,但到最近6月数据,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民新PMI都显示萎缩加速。于是乎就在前几天,民新的公布机构宣布2016年7月起将无限期暂停发布:

  如今唯一一个还编制桂枝PMI数据的第三方机构只剩下Markit,但Markit在2015年10月开始就停止发布预览值,今后还能撑几天拭目以待。

  桂枝的一切均是异常的,不能以常理揣度。而蛋头学者的经济学研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套用正常国家的模型和理论,输入的却是桂枝特色的统计数据,然后得出自己需要的结果。但这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真实数据虽然不发布给外界和屁民看了,那么权力中心是否完全掌握局面呢?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村骗乡,乡骗县”的作法会导致数据的失真(所谓克强指数就是为应对此种做法而发明的),更重要的是因为技术官僚们受到的教育和认知模式也来自于正常国家,他们并无能力认识到桂枝的本质,自然谈不上解决。

(说到克强指数,走势也是非)chang

  如果你观察媒体报道和文章,就会发现在2016年以前,桂枝技术官僚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个说法是所谓“熨平周期”。概言之,技术官僚们深信自己搞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周期波动现象是正常的,遇到经济下行周期时只需要使用通过妥善使用政策工具,就可以把周期“熨平”,熬过下行阶段,迎来下一个经济大发展的上升周期,从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西方资本市场上,与周期有关的一个重要模型是所谓“美林投资时钟”。      

  简言之,就是投行美林的瘟生投资家们研究西方经济史,总结出了经济运行的不同周期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必胜投资策略。顺便一提,美林在08危机时已经技术性破产,后在联邦政府支持下,被美国银行收购,免于一死,现在称为美银美林。



  熟悉资本市场的读者大概也知道,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急剧波动和紊乱,本来应该在一个较长时间段里轮流涨跌的各大类资产,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轮动,美林时钟的指针疯狂转动,被人戏称为“美林电风扇”。



  以桂枝而言,2015上半年股市暴涨,下半年债市暴涨;2016年初时一线房价暴涨,4月份是螺纹钢等大宗商品暴涨,之后是黄金和比特币暴涨,到6月份又迎来了股市的上涨。并且每一波上涨都呈现着石破天惊,排山倒海之势。以螺纹钢为例,在4月21日一天,螺纹钢期货的成交量超过了2000万手,按照1手合约等于10吨来计算,当天螺纹钢期货成交量等于2亿吨,超过了桂枝全年的螺纹钢产量。



  在美国,则现了资产无视时钟周期,同时暴跌和同时暴涨的情况。举例而言,笔者写作毁灭日记(三)时美国就出现了美股、美债、黄金、石油同时下跌。到了写作毁灭日记(四)时,又出现了美元、美股、美债、黄金同时上涨的情况。

  奇点临近,一切规律失效。如今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们绞尽脑汁给美林时钟打补丁,以期符合新的状况。投资者们则现实得多。在整个投资界,美林时钟已经成了个笑话。

  经济系统和所有演化系统一样,“平衡状态”只是系统暂时稳定的一个阶段。平衡状态持续得越久,系统本身就会越脆弱,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变局。所谓周期不过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总结,相信过去的周期可以预测未来的情况,正常国家的周期可以预测桂枝的情况,只能说是幼稚和迷信。



  与此同时,我们来看看技术官僚们是怎么在自己的工具箱里不断翻腾,希望拿出一件新宝贝,一针下去药到病除:

1.2015年0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keqiang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我们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2.2015年9月9日,李keqiang出席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指出,“中国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有不少”;

3.2016年2月4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谈中国经济:工具箱里还有好多政策,能够使得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的区间;

4.2016年3月22日,外汇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在外汇管理政策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托宾税是我国外汇政策工具箱里正在研发的工具之一,有关经验国际上多种多样,比如拉美国家提供了很多经验;

5.2016年6月27日,李keqiang出席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指出,“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盘活存量资金,顺畅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也有空间,所以中国政策的“工具箱”有应对更大挑战的准备和可能;

6.2016年7月14日,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赵辰昕在会上表示,为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改委和各部门各地方还将“不断调整充实政策工具箱”,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7.2016年7月24日,G20会议发布公报,指出G20成员将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来促进经济增长。

_**


  从“工具箱里工具很多”,到“使用所有工具”确保增长,时间不超过18个月。

  话说回来,那些坚信“经济周期是正常现象,过几年就好了”的理客中们,真的能看到经济回头向上的那一天吗?桂枝真的可以承受一个西方意义上的经济“周期”吗?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